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花钱买罪受 夏令营值吗?
发布日期: 2023-08-11 11:45:52 来源: 速豹新闻网

据媒体报道,昆明一家夏令营机构,组织了160多名孩子,每人收费2980元,承诺提供军事化训练和文化体验,但让人震惊的是,孩子们到达后发现,所谓的“营地”只是一块荒地,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每晚被蚊虫叮咬,吃喝拉撒都在屋内,卫生条件堪忧,部分孩子10多天来,没洗过一次澡。而营地里所谓的“教官”,有的是暑假期间做兼职的大学生。


(资料图片)

住集装箱、被蚊虫咬,这是夏令营还是“受虐营”。新京报评论指出,夏令营作为一种教育培训产品,本身并无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教育产业,部分夏令营也存在发展不规范、培养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有的资质存疑,有的设施不安全,有的打着军事化管理的旗号,肆意伤害孩子,非但没有起到正向作用,反而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

这是锻炼还是折腾?极目新闻评论直言:确保基本安全,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尤为重要。再怎么样的吃苦教育、军事化管理,都不能超过孩子身心的承受极限,不能扯着“军事化”“锻炼”之名行体罚、虐待之实。这样的夏令营,究竟有没有举办资质和规范,其行为是否涉嫌违法违规,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危害?都需要监管部门予以关注和调查。

如此名不副实,让美好假期变成痛苦经历。真是“花钱买罪受”!其实,昆明夏令营事件只是揭开了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长期以来,夏令营各种乱象不断,一直饱受诟病。

多名孩子遭殴打,写纸条求救!2021年,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的一所“暴力夏令营”登上热搜,之后根据伤情鉴定,三名孩子被司法鉴定为轻微伤,打人的夏令营校长全某某被行政拘留。

今年7月,多名家长向媒体反映,他们的孩子在福建厦门参加一夏令营时相继患上红眼病,涉事方隐瞒实情。部分孩子还出现了腹痛呕吐等症状,怀疑食品卫生存在问题。该夏令营随后解散,当地卫生部门介入调查。

此外,上海多个夏令营也爆发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据当地报道称,卫生状况差、管理不到位是根本原因。一位家长表示,接孩子时发现宿舍卫生状况很差:宿舍没窗,潮湿阴暗,被子枕头上还有霉点,卫生间更臭气熏天……

这些案例揭开了夏令营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宣传的时候,让人看着一切都很美,可实际体验却截然不同,与商家最初的承诺相差极大,甚至还有价格高昂的隐形消费,其中套路满满,让很多家长和学生苦不堪言。有网友直言:参加夏令营如同“开盲盒”,运气好的,受罪少点,运气差的,就如同掉进地狱。

昆明夏令营事件爆出后,针对质疑,涉事营地主办方一位负责人对春城晚报表示,夏令营是“按部队里的那一套”来培训孩子,营地也是按照部队营地标准来打造的,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孩子们参加夏令营,本来就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是让他们来享受的。”

那么,如此“吃苦教育”“挫折教育”,到底值不值?到底有没有必要?“花钱买吃苦”是好的品格教育吗?南方周末评论直言:“形式大于实质,体验大于能力”早就是外界对这类夏令营的批评。家长希望主办方可以用短短几天十几天的模拟场景,教会孩子关心他人、团结协作、坚韧独立、吃苦耐劳,但如此刻意的愿景不但稍显急功近利,而且颇有揠苗助长之嫌。

夏令营,对很多人来说,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另一种“教育模式”,也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另一种“第二课堂”。每年暑期,主打“研学”“旅游”“军训”等名目繁多的夏令营活动纷纷上线,让很多家长怦然心动,不惜重金也要让孩子第一时间尝鲜。说白了,这些家长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希望让孩子利用有限的时间,积极参与户外拓展、文化考察、实践活动等,能够锻炼体能、磨练毅力、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并且学会团结协作,提升自我保护和生存技能,学习到传统教育之外的本领,沉浸式体味另外一番人生经历。

谁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家长们花钱给孩子“买苦吃”的初衷,被乱象丛生的夏令营现状狠狠地打了脸。当下,夏令营和研学旅行热,已经成为超大规模的新兴市场,里面涉及教学、安全、卫生等诸多环节,但是相关监管却未能及时跟上,这或许是导致乱象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令营,莫变“夏利营”。钱江晚报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逐渐市场化的夏令营,尽管也打着教育的旗号,但商业味渐浓,效果其实已经大打折扣。“双减”之后,也有一些培训机构换个马甲,开办各种主题的夏令营,一时之间,一些问题夏令营频频出现。

夏令营岂能名不副实?正如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文章所言,当机构只想着赚快钱,以一种“无所谓”的心态来面对家长,很难改变当前夏令营的乱象。针对夏令营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在门槛准入、资质审查、执法监管、行政处罚等多环节上发力,这需要各部门做到齐抓共管。

其实,教育部等11部门早在2016年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还对研学旅行工作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安全保障、督查评价、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暑期7月至8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校外培训“监管护苗”专项行动,要求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机制,对“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以及以夏令营、研学旅行、托管班等名义违规培训等问题开展专题整治。

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指出,相关情况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地方已在开展暑期夏令营市场专项检查。如广西梧州、陕西咸阳着重对游学夏令营进行集中执法检查,核准机构资质,了解收费标准、合同内容,细查安全责任等。

此外,专家们提醒,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夏令营产品时,要对机构资质、师资背景等加强甄别。在签订合同前,仔细询问有关责任条款,问清食宿安排、保险理赔等情况,增强维权意识。

夏令营代表童年的快乐,本应是段美好的回忆,但个别机构利字当头,硬是将这份美好扼杀了。因此,相关监管必须及时补位,提高准入门槛,给行业划红线,与家长、机构合力“护苗”,久久为功,才能让夏令营真正成为孩子们暑期的乐园。(潘愈)

关键词: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