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天天快播报】【成长周刊】孩子间的小矛盾,家长要插手吗?
发布日期: 2022-10-20 15:23:41 来源: 速豹新闻网

“我结婚你别来,你的葬礼我也不参加!”“咱绝交吧!什么爱与希望,都拉倒吧”“xxx与xxx在此绝交!”……近日,几封小学生手写的“绝交书”火了,网友评价: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还有网友表示:“千万不要让爸妈看见,不然他们一插手,这友情更是没救了!”作为家长的你,会插手孩子们的小矛盾吗?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资料图)

孩子间的“小矛盾”

“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收获吗,有哪些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这是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三年级一班于心童的妈妈魏晓晔每天都会问孩子的问题,通过女儿的分享,她能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和波动。在魏晓晔看来,大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都会和同学之间有这样那样的小矛盾,“一般都是小问题,例如谁和谁说了什么;谁和谁玩得比较好,不和谁玩;哪个同学下课没有主动来找我玩,诸如此类。”

魏晓晔观察,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一般情况下自己都能消化,“孩子的脾气和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魏晓晔说,有一次,孩子和某位同学在上午的时候闹了一点小矛盾,但是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她就从校门外看到两人又愉快地一起玩耍了。“前脚闹了矛盾彼此不说话,后脚就都忘了是因为什么闹的矛盾,然后又凑到了一起。”

济南市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五年级二班班主任马俊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学生之间的矛盾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是男生之间的肢体或语言冲突,女生之间的孤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男生间的小矛盾往往比较容易解决,“可能就是一时看不惯,或者一时不服气,互相道个歉,还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女生的心思一般比较细腻,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间的小矛盾都不需要家长操心,学生一般能自我消化,或者通过老师进行处理,但有的时候,家长们“爱子心切”,在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欺负,因此,认为只有自己出手,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的家长还会直接去学校帮助孩子打抱不平。事实上,孩子间的小矛盾大多发生在校园中,而家长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往往并不太了解,如果直接插手,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复杂。

多数家长选择“冷处理”

孩子间有了矛盾,除了自我消化掉的,其他的一般会告诉老师和家长。魏晓晔认为,应该充分信任学校和老师,家长过度介入孩子间的矛盾,很可能会激化矛盾,需要适当“冷一冷”,当好一个倾听者,帮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孩子间发生了矛盾,我认为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要当好一个倾听者,要听听孩子怎么说,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具体是怎样的,孩子的感受如何,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主动沟通一下。”魏晓晔说。

与魏晓晔的观念相似,棋盘街小学六年级一班丰子峻的爸爸丰文博也认为,只要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自己不会介入孩子与同学间的小矛盾。“一般得知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我会先给孩子一个情绪释放的时间,这时我们只需要冷静地听着就好,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我再了解情况。”丰文博说,有时孩子也会在家聊聊其他同学遇到的问题,自己也会问上一句,“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家长对孩子间发生小矛盾都“习以为常”,“孩子间有了矛盾,处理这些矛盾,也是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与人交往、学习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只要不危害到孩子的安全,不是原则性问题,我们不用太过在意。”家长王悦说道。

不“插手”不等于坐视不管

不介入孩子间的矛盾,是不想升级矛盾,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但这并不代表在孩子需要帮助和情绪疏导的时候坐视不管。利用好每一次“小矛盾”,引导孩子学会处理问题、化解冲突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可能时时刻刻跟着孩子,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这些小矛盾。”马俊说,其实只要在校园中处理好学生间的矛盾,家长是不需要介入这些问题的,“我也会经常告诉学生,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告诉老师。在校园这个真实情境中,老师能更好地了解具体情况,尽快解决问题。”

马俊告诉记者,在一部分情况下,家长的适度介入也能发挥一定积极作用。例如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主动告诉老师自己经历了什么、感受如何,这时,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孩子进行沟通的话,就能有效疏导孩子的情绪,防止出现心理问题。马俊称,她认为在解决孩子间矛盾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充当的是“支持者”角色,“家长是孩子社会支持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被保护的,而不是做那个要替孩子出头的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发现,在处理孩子间的矛盾时,家长大都赞成“不插手”,但并不会坐视不管、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会通过鼓励孩子,让孩子尽量自己处理这些问题,有的家长会通过和老师进行沟通的方式,共同商量解决之策,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正确“插手”需“妙招”

孩子间发生小矛盾,家长不能代为解决,也不能完全坐视不管,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插手”,引导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小矛盾呢?

泉景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杨瑾瑜表示,初中阶段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开放度更大,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更多,如果同学间的矛盾处理不及时,容易有矛盾升级的风险,引发更大矛盾,甚至存在校园欺凌的隐患。然而不管是中学阶段还是小学阶段,当孩子与同学产生矛盾和摩擦时,家长都要首先判断矛盾的具体情况。  

“如果矛盾已经经过老师处理然后告知家长了,那么家长要做的就是关注后续事态,防止造成更恶劣的影响。如果是小矛盾,例如谁把谁的杯子打碎了,那么经过老师处理,学生没有异议后,家长只需要做好善后工作即可。”杨瑾瑜说,如果是孩子直接告诉家长的,那么家长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情绪稳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找老师,不建议直接找对方孩子的家长。“有了老师的介入,家长、孩子、老师三方可以坐在一起,说清楚原委,老师也会分别给学生和家长一些合理建议。”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如果能正确引导、处理孩子间的矛盾,对于孩子以后步入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交往观念、掌握正确的社交规则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杨瑾瑜表示,在分析矛盾事件时,家长要着重关注矛盾的性质,“如果是小矛盾,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是特殊情况引发的矛盾,例如初中阶段出现的情感方面的问题,那么家长就需采取更加得当、慎重的处理方法。”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