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深度周刊】城市“新生代” 卖书人
发布日期: 2022-04-25 08:30:49 来源: 速豹新闻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张淑婷

当下,对于很多市民来说,书店不再只是买书的地方,也可以是无聊时消遣或者朋友相约见面的地方。线下书店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进入3.0时代。

近期,记者走访了多家实体书店,了解实体书市场,其中既有将咖啡、画廊与书店结合的“时髦”书店,也有只销售书籍的传统书店,还有济南中山公园里的旧书店。

在一次次的发展变化中,书店老板们与纸质书的故事也越来越丰富。

“在书店里,书就是主角。”济南不贵书店店主王树增说:“纸质书永远都不会过时。”

“来我们书店看书没有强制消费这一说,你可以随便找一本书撕开包装阅读,也可以在前台点一杯咖啡提神醒脑。读书的方式和感受很重要,把咖啡和书以及画廊结合起来,能给大家提供读书的仪式感。”三喻书店的老板刘国胜正在努力朝着书店3.0版发展。

在中山公园旧书市场,店主张根生在不少网络平台上开了网店。他白天摆摊,晚上回去根据订单给顾客找书发货,网上销量成为大头。

不贵书店的一角 受访者供图

书店3.0

济南牧牛山下,旅游路边,三喻书店在五个月前悄悄开业了。

书店老板有三位,分别是庄婧、董素蓉和刘国胜,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爱读书。书店开在一个社区的东北角,它的结构是复式loft。在书店一楼,有点单柜台、四面围墙而立的书架以及几个小圆桌和椅子。顺着木楼梯拾阶而上,二楼有一排书架和一个木质的大桌子,上面摆着一瓶绿植,前面还立着一个可移动的会议电视。

董素蓉告诉记者,在开书店之前,他们也曾考虑线下书店盈利难的问题,但是对这几个人来说,开书店不仅是为了挣钱,也是为了给爱读书的人提供一个静心阅读,沉浸放松的场所。“书店不只给成年人提供阅读空间,很多孩子也需要良好的阅读环境。”董素蓉告诉记者,“我有两个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书一直扮演着陪伴的角色,因此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读书空间,也成了我的小理想。”

在三喻书店的门牌上,写着几个小字:图书、文创、咖啡、画廊。刘国胜告诉记者,这既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氛围。“也许很多人都曾想过开书店、花店或者咖啡店,现在我们把它们三合一拼成了一个书店。我想,我应该是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庄婧说。

“来我们书店看书没有强制消费这一说,你可以随便找一本书撕开包装阅读,也可以在前台点一杯咖啡提神醒脑。读书的方式和感受很重要,把咖啡和书以及画廊结合起来,能给大家提供读书的仪式感。”刘国胜说,“另一方面,现在书店也开启了3.0版本,它有三个关键词:生活方式、连接、消费体验。这就需要我们把一个读书场所营造融入人们的生活,通过服务、产品和读者体验让书店与顾客形成一种链接。对消费者来说,书店不再只是买书的地方,也可以是无聊时消遣或者朋友相约见面的地方。因此,我们想通过多个元素给书店带来流量,朝着书店3.0发展。”

“文创产品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希冀。”董素蓉告诉记者,“现在国风四起,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开始大火,如果能有一款带着‘三喻’符号的文创产品火出圈,那我们的三喻书店名气也许会变得更大。”在她眼里,文创产品就像一个插上翅膀的文化符号,能将三喻带向更远的地方。

“书店开业五个月,不赔不赚,这比我们预想的情况要好。”董素蓉告诉记者,“虽然纸质书难卖,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喜欢买纸质书。目前,书店卖书所得的收入远比卖咖啡等饮品赚的钱更多。”

书是主角

从大明湖公交站下车往东走82米,有一家藏在橙子便利店后面的书店——不贵书店。店内装修风格简约规整,书架上整齐地摆着书,一张贴在书架上的红纸格外扎眼: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开书店,为了赚钱。

书店的老板名叫王树增,今年33岁,来自山东淄博。2017年以前,他是济南一家公司写文案的员工,为了多赚钱,这个年轻人打起了摆摊卖书的主意。“我当时只在夜市上摆摊,但总是迫不得已换地方。”“就这么过了四年,我最后下定决心开一家书店。”王树增说。

开书店要钱,而且要不少钱,王树增拿出这几年自己攒的钱发现远远不够,“家里出了一点钱,我又借了一点钱,凑够了50万,书店才算是开起来了。”王树增告诉记者,“选在这里开店是因为房东人好,房租6年一分钱都没涨过。”

“开书店其实不如写文案舒心。”王树增说:“以前我只要上够8小时班就能回家睡觉,但现在我得每天琢磨怎么卖书,怎么挣钱,也经常会担心书卖不出去怎么办?”

书店的销售情况一直还可以,王树增说,有的顾客会一次性购买五六千元的书,还有一位顾客前前后后买了几万块钱的书。“我也不知道他们买这么多书干什么,但是只要有人买,我就卖。”

“是什么让你的书卖得这么好?”面对记者的询问,王树增也不藏着掖着,“我的书便宜。”尽管都是正版图书,包装一样,但王树增的书几乎全是打折出售。“6折的,5折的,特价的,全都有。”王树增说,书便宜了,来买的人也多了。

慢慢地,他的书店也因为便宜变得小有名气。记者在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上看到,不少探店博主都来这里打卡,他们对不贵书店的评价几乎都是“便宜,有个性”。

书卖得便宜,回头客也多,王树增告诉记者现在他有7部手机,微信里几乎全是买书的顾客,“我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回复消息,很多顾客都跟我成了朋友。”王树增告诉记者,除了聊天,他还每天在朋友圈里给大家推荐书目,“大家比较信任我,推荐的书都卖得比较好。”王树增说。

与其他书店相比,不贵书店还有一大特色——只卖书。“为什么只卖书,不卖别的?”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树增回答:“书店就是卖书的地方,卖了别的,那还叫书店吗?”在他眼里,“买书就得一心一意,在书店,只有书才是主角。”

旧书新生

济南中山公园里的旧书市场里,二手书在此焕发了新生。

五十多岁的张根生(化名)是旧书市场里“老资格”的老板之一。“这是我的书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西边第四排堆满旧书的摊位映入眼帘。

张根生的摊位不大,为了节省空间,他的书一层一层地向上堆叠,远远看上去像一座小山。

“想要什么书,自己挑就行,”张根生话不多,书没有标价,他等客户自己挑好书再报价。记者拿起一本张爱玲的《传奇》,发现除了封面有点受潮变形外,里面是崭新的。这本书原本定价10元,张根生卖4元。

他的摊位上还有《中医理论》《新闻理论十讲》等专业书籍,再往下翻,甚至还有老式线装书。“我这里什么类型的书都有,小说、名著、论文、童话、字画……”张根生说,这些有的是当成废品收来的,有的是当成二手书收来的。

“收来的书还得分类,当红的书就放在家里留着在网上卖,不太红的书就拿到这里卖。书的价格也不一样,分好类以后,我还要在网上查一下这本书是否畅销,畅销的就价格高一点,不太畅销的价格就便宜一点。”张根生说。

“书不一样,差价是很大的,一本好书多的时候能挣20元,而不好的书就是陪衬,一本只卖几块钱。还有一些经年积攒的旧书老书,给钱就卖。”张根生告诉记者,“现在因为疫情来旧书市场买书的人少了,大部分人都开始网购,所以我的网店挣得钱比摊位上卖的钱多一点。”

“您是什么时候在网上开的书店?”面对记者的询问,张根生回答说,“大约2015年前后。”在张根生的印象里,网购就是在那一年火起来的,“刚开网店的时候,线下的二手书市场卖的书多一些,但是疫情发生以后,二手书在网上的销量涨势迅猛,我现在一周在网上能卖掉上百本书。所以即使线下的生意不好,也不用太担心。”

“在网上卖书,你不用打理摊位,只需要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拍几张好看的照片就行。”张根生告诉记者,“为了在网上卖好书,不光书的热度很重要,制定合适的价格也很重要。我会先根据书的损坏情况和内容判定一个价格范围,然后再去网上查价格,最后再综合各种因素定价。”

为了扩展二手书在网上的销路,张根生还在不少平台上都开了店。“闲鱼、淘宝、孔夫子旧书网,这些都是主要的二手书交易平台。”张根生告诉记者,“现在我白天摆摊,晚上就得回去根据订单给顾客找书发货,比以前的事更多了。”

“您爱看书吗?”记者再问,张根生先点点头又摇摇头。他说,“卖二手书以前我爱看书,现在当了老板,反而不太爱看了。”原来,张根生在卖二手书以前是一名机床工人,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张根生的娱乐活动就是读书。“读完书,又想卖书赚钱,”张根生说,下班以后,他就到夜市上去摆摊卖书,后来他发现卖书赚得钱越来越多了,就辞职开始卖书。“卖书的日子很清闲,也比较轻松。”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