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高铁或迎“全面调整”,降温降速已经成定局
发布日期: 2025-10-25 08:23:25 来源: 霹雳炮

前阵子从北京坐高铁去上海,刚上车就觉得不对劲 —— 以前三个多小时准到,这次居然慢了十几分钟!问乘务员才知道,高铁还真调整了。后来跟铁路系统的朋友唠,才发现这事没那么简单:不光降速,运营时间、线路规划都在动,甚至有城市的高铁项目可能黄?这咱们天天坐的高铁,到底在搞啥大动作?


(相关资料图)

一、高铁真降速了?不是瞎降,是为了省钱又环保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降速问题,确实没跑!之前不少线路标着时速 350 公里,现在实际跑起来也就 300 到 320 公里;还有些设计 250 公里的,现在只开 200 到 230 公里。但别觉得是技术退步,这里面全是门道。

我认识个在高铁运营公司干技术的张哥,他跟我算过账:“时速从 300 提到 350,能耗直接涨 40%,但时间就省那么一丢丢,太不划算!” 而且降速后安全系数也更高,毕竟快了难免有风险。更关键的是,这么一调,全国高铁一年能省 36 亿度电,相当于少排 290 万吨二氧化碳,对环境也友好。所以这不是 “慢了”,是 “更聪明了”。

二、运营时间也缩了?没人坐的车次,留着也是浪费

除了速度,高铁的运营时间也有变化。以前不少线路从早上 6 点开到晚上 11 点,可有些时段的车根本没人坐。比如早 6 点到 7 点、晚 10 点以后的车次,一节车厢可能连 10 个人都没有,纯属浪费资源。

我朋友刘姐在旅行社工作,她就说:“杭州到宁波的最晚一班高铁,以前是 11 点 10 分,现在改成 10 点 30 分了。刚开始还担心游客不方便,后来发现那趟车本来就没几个人,改了也没影响。” 铁路部门统计过,现在高铁平均满载率 65%,但低效时段的车次满载率不到 30%,把这些车次调整了,既能省成本,还能把资源集中到热门时段,大家坐车也更方便。

三、真有城市高铁要被叫停?不是停,是 “按需调整”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 “多个城市高铁被叫停” 的说法。其实这事得客观看,现在全国有 3.5 万公里高铁在规划或建设,但有些线路确实不靠谱 —— 比如人口少、经济一般的地方,建了高铁可能每天就几百人坐,每公里建设成本 1.5 到 2 亿元,根本收不回成本。

我认识个在铁路设计院的李工,他透露:“有些地方为了政绩,不管实际需求就抢着建高铁,结果建成了也是‘摆设’。现在不是‘叫停’,是重新评估。” 比如 15% 的规划线路,可能会改成普速铁路,或者先建一部分,等客流多了再接着修;还有 10% 的项目暂时搁置,但不是彻底黄了,以后条件成熟还能重启。就像盖房子,得先看有没有人住,不能盲目动工。

四、别光盯着调整,这些升级比速度更实用

虽然高铁在 “降速缩时”,但服务和技术却在悄悄升级,这些变化比速度更影响体验。比如现在全国 85% 的高铁站都有了 “无感安检”,不用掏手机和证件,走过去就能自动核验,比以前快 5 分钟不止。我上个月在广州南站体验过,简直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排队掏票证。

而且现在 85% 的高铁都有 WiFi,70% 的线路能选座订餐,上车就能直接送到座位上。我朋友周姐经常出差,她就说:“现在坐高铁比坐飞机还舒服,能选靠窗的座,还能提前订爱吃的饭,虽然慢了一点,但体验更好了。” 另外票价也更灵活了,非高峰时段能便宜 15%-25%,像我朋友小张,每周坐高铁通勤,专挑便宜时段的票,一年能省好几千。

结语

说到底,高铁这次 “全面调整”,不是 “降温”,而是从 “拼速度、拼规模” 转向 “讲效率、讲体验”。以前咱们追求 “世界第一长、世界第一快”,现在更注重 “实用、省钱、环保”,这才是成熟的表现。毕竟高铁是给老百姓用的,不是用来 “撑面子” 的,能让大家安全、方便、实惠地出行,比单纯的 “快” 更重要。

未来到 2030 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还会达到 5.5 万公里,覆盖更多城市,只是建设会更理性。所以别被 “降速叫停” 的传言吓到,这次调整,其实是让高铁变得更贴心、更可持续。

你最近坐高铁有没有发现这些变化?你觉得降速和服务升级,哪个对你影响更大?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高铁规划调整的消息?赶紧点赞收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常坐高铁的朋友,评论区聊聊你的高铁体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资料、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