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全球焦点!【非遗周刊】茗烟袅袅,茶“画”古今
发布日期: 2022-10-15 08:29:04 来源: 速豹新闻网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与中华文化相伴走过悠悠历史,茶不仅是原产于中国的重要饮品,也逐渐演化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由饮茶习俗中诞生的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部分。这其中,茶百戏则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

进入近代后,茶百戏技艺难觅踪迹。最终,在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20余年的研究与探索后,抢救性复原了这项古老的技艺。如今,茶百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借助热播剧集被广泛熟知,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备受追捧。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资料图片)

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 受访者供图

历史悠久的饮茶文化

茗烟袅袅,茶香四溢场景之中,凝聚的是中国人上千年的饮茶文化。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内涵。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以茶言志、以茶养性,茶成为一项特别的文化符号。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人饮茶习俗大体历经了“唐煎”“宋点”以及“明清泡”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中,点茶自唐代出现,至宋代蔚然成风,上至朝野贵胄,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可从点茶中获得乐趣。点茶便成为宋代具有代表性的饮茶方式。

将茶膏研磨成足够细腻的粉,注入部分热水并将其调制均匀,再一边注入开水一边击拂,形成细腻的汤花,便是点茶技艺。在点茶基础上,茶百戏通过在茶汤表面施以清水作画,汤花在短时间内便可形成瑰丽多变的景象,便赋予了茶饮另一种“奇幻”的艺术形式。

“茶百戏典出北宋陶榖《荈茗录》,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是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神奇之处便是无需通过颜色叠加,仅使用茶和水便能实现颜色变化,形成画作。茶百戏最初于唐代出现,宋代时在闽北茶区较为流行。在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墨客的推崇下,茶百戏发展到了顶峰,与琴、棋、书并列。”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时介绍。

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写道:“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碗中徘徊的便是茶汤面呈现的图案。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如此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在诸多文人带动下,茶百戏成为宋代备受崇尚的文化活动。

茶百戏的原料只有汤与茶,汤即为沸水,茶通常指的是经过蒸青、压榨、研磨等工艺制作而成的研膏茶。若要实现作画,稳定的茶汤悬浮液是关键,稳定而紧密的微小气泡形成强大支撑不破灭,此时,用清水将茶汤较为深色的气泡稀释开来,留下的痕迹颜色就会变浅、变白,在汤面留下图案,这便是在茶汤面作画的过程。

历时20余年复活茶百戏

元代后,泡茶法逐渐取代了点茶法,被广泛接受。近代后,点茶法更是近乎失传,茶百戏因此也消散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在章志峰20余年不懈研究下,这项能够体现宋代文化艺术特色的技艺得以复原。

1983年,章志峰在福建农学院读书时,便萌发了复原茶百戏的想法,“当时在古籍中看到茶百戏,便想探求其实现方法。”然而,历史上对茶百戏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想要寻觅到其中关键环节难度堪比登天。茶百戏能够作画的关键,悬浮液中的泡沫需稳定且紧密,这样才能实现作画功能。通过研究研膏茶中所蕴含的不同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经过反复试验,章志峰最终在2009年研制出击拂后能够形成稳定泡沫的研膏茶,复原了茶百戏。

在此基础上,章志峰还扩展了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的研膏工艺。此外,汤面画作的保留时间被不断延长。古籍中记载的茶百戏画作时长为“须臾”,如今,图案甚至可持续2至4小时而不散,这为创作提供了更广的空间,也为茶百戏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通过茶百戏创作的画作似乎生命更短暂。但是在章志峰看来,这也是茶百戏独特之处,“人总道韶华易逝,美好的事物往往转瞬即逝,也更凸显出这份美丽的可贵。此外,这也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美好之物。”

区别于咖啡中拉花技艺使用两种颜色叠加形成图案,茶百戏仅通过清水便可实现颜色的变化。点茶中,茶汤绵密的泡沫多呈现为白色,茶百戏中,则为较深颜色。此时,便可通过清水形成颜色差异,进而作画。“两者茶汤呈现颜色不同是因为茶与水比例不同。茶百戏中的茶更浓,通过注入清水作画并进行稀释,再为饮用。因此,茶百戏既是艺术创作的方式,也是品茗的过程。”章志峰介绍。

让传统技艺“火”起来

在突破茶百戏技术的核心后,章志峰也在通过不断的努力,让这项传统技艺可以被更多人熟知,同时也为大众打开一扇了解宋代文化的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茶百戏竟被许多年轻人熟知,成为非遗“网红”。这其中,剧集《梦华录》的热播起到重要作用。剧中,有一段女主角宋盼儿和茶坊胡掌柜斗茶的情节,宋盼儿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短短几分钟内便呈现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段情节让许多年轻观众认识了茶百戏,并惊叹于这项技艺的神奇。作为传承人,章志峰也参与了这部剧的幕后工作,为剧组解析相关知识并进行指导。

茶百戏中,茶汤面便为画纸,茶匙便是画笔,清水则为画墨,以茶作画亦可呈现非比寻常的美丽。“剧中斗茶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下汤运匕、注汤幻茶两种方法。赵盼儿用茶匙加水,在茶汤的表面进行绘画;胡掌柜用汤瓶注汤,使茶汤幻变出文字。剧集中呈现的茶百戏既成为了作品的亮点,也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了解这项非遗技艺。”章志峰介绍。

据悉,完整的茶百戏表演包括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烫盏、取粉、注汤、击拂、分茶等步骤,较为繁复。然而,在章志峰看来,这项传统技艺在操作方面无需很高的“门槛”,而是普通民众都可以尝试体验的非遗项目。“点茶、茶百戏并非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艺才能实现,其实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不管是否有绘画基础,皆可在茶汤面画出喜爱的图案,即便是孩童,亦可发挥想象的空间。”章志峰表示。

当然,章志峰也表示,茶百戏的“难度”在于饮茶者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敬、清、美是点茶文化的精神内质,表现了古人对修身养性的追求。文人墨客通过作品抒发内心的想法,通过茶百戏实现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这个过程比单纯在汤面作画难得多。”

扫描二维码观看“茶百戏:用清水在茶汤面作画的非遗”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