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滚动:【深度周刊】花式保险靠谱吗?
发布日期: 2022-09-19 09:31:26 来源: 速豹新闻网

“明月不露,保险可赔。”2013年,一款中秋“赏月险”吸睛无数。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奇葩险层出不穷。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伴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保险业务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传统保险项目也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然而从雾霾险、长痘痘险、扶老人险到世界杯遗憾险、中秋赏月险、熊孩子险、明星塌房险……这些标新立异的险种,究竟是商家的“噱头”,还是“个性化定制”?理赔难,带有博彩性质,在监管与用户之间,花式保险靠谱吗?


(相关资料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郑晓彤

新奇险种层出不穷

“若被保险人在赏月城市(上海、广州或深圳)由于天气原因看不到月亮(即阴天或雨天),可获得保险理赔……该险种赔付的是因不能赏月造成的心情损失。”

今年的中秋,“赏月险”再度成为热议话题。“中秋夜,阴,又是想念‘赏月不便险’的一年”。不少网友在感慨今年因天气原因未能赏月的同时,也提起了几年前火爆全网的“中秋赏月险”。

据悉,该款由某财险在中秋节前推出的赏月险分两档,一档投保价格为20元,可获赔50元;第二档投保价格为99元,可获赔188元。“其中,中秋节当天20:00-24:00中国天气网的天气播报若为阴天或雨天,即可获赔。”

据此前公布的数据,该保险推出第一年,超五千名投保人购买了赏月险,其中获得赔偿的投保人占总数的9%。

忘穿秋裤感冒了,赔!买彩票不中,赔!脸上长痘,赔!切菜切伤手指,赔!中秋节赏不到月亮,赔!零点以后失眠,赔!近年来,雾霾险、世界杯遗憾险、结婚险等等打着各类新奇名号的保险层出不穷。

“我印象最深刻的保险,还是‘扶老人反被讹’闹得轰轰烈烈时,有家公司推出的‘扶老人险’,付3元,可享受一年内,因‘扶老人被讹’对簿公堂,赔付诉讼费和法律咨询服务。”95后刘萌是个互联网“投保大户”。在她看来,通过购买保险,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安全感,“我们家养的金毛犬,我都给它买了宠物险,以减轻它生病或发生意外,给我带来的医疗费用压力,在我看来有些保险虽然名称奇葩,但还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

难理赔的“奇葩险”

“我之前买过一份‘驴友无忧’险,后来在旅游中意外摔伤了,申办保险理赔的过程有多费劲,我就不提了。可笑的是,保险公司竟然要求我出具一份‘非打架斗殴受伤证明’。”重庆的蒋女士告诉记者,这次购险的奇葩理赔经历,让她对于一众互联网“奇葩险”望而却步。

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文简称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银保监会接到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共1.99万件,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同比增长88.59%。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保险业务中以其标新立异而“出圈”的奇葩险,投诉占比往往更高,“这种保险不仅是理赔难,有些甚至是无处可赔。”

此前,引起“炒股界”哗然的股票“跌停险”就是现实案例。

“有A股账户且年龄满18周岁的人士就可购买,单只股票最低投保金额为100元,投保期内,投保人的股票如发生跌停,最高可获得1万元的赔付。”短短一周时间,“跌停险”就被银保监会点名,并在其官网上紧急发出关于“跌停险”的风险提示。

监管部门提醒称: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具有客观性、可能性和偶然性,保险风险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是不可控的,而股票“跌停”则是可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

带有博彩性质

“保险创新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功能。而‘跌停险’类似对赌游戏,有‘博彩’嫌疑,利用‘跌停险’对股价波动进行保障有可能进一步放大金融风险。我会鼓励‘互联网+’与保险结合的创新,但坚决反对打着产品创新的幌子,误导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开发或销售带有赌博或博彩性质的产品。”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工作人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就有保险公司因违背保险原理,开发并销售带有博彩性质的保险产品而被有关部门处罚。

资深保险师李维告诉记者,“事实上,此类的‘奇葩’险往往都很难通过监管。以‘跌停险’为例,表面上看起来是保险,但实质上,更像是存在一定赔率的赌博工具。赔付只和股票跌停挂钩。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像此类产品,保险公司是否真的愿意冒险理赔,这很难说。”

“我们可能更多地将关注给到了商家所打出的营销噱头,而产品本身是否能够真正理赔,仅仅通过‘网签’,我们了解得并不多。”蒋女士表示,像不少平台上热推的“奇葩险”,“很大程度上用亲民的保费收割了消费者的‘韭菜’,‘投了不亏’其实际价值不大,甚至根本起不到保险的作用。”

95后成 “投保”爱好者

“互联网保险各种各样,我买的时候就很迷茫。”网友小周说,作为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感觉个人在方方面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在网上买个保险,操作流程也并不繁琐,也算是一份保障吧。”

事实上,像小周这样的年轻“投保人”并不在少数。据今年3月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在1995-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中,超6成人通过互联网购买了2份及以上的保险。

一名业内从业者向记者表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为传统保险项目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保险保不到。未来,保险涵盖的范围还会更加广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互联网存在的潜在风险还是不容小视的。”

刘萌也表示,她也曾面临“投保踩坑”的问题。“有段时间很火的‘一元保’,我也买过,这个保险虽然名字听上去比较正常,仅需首月1元即可享受服务,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它的次月续费高达百元,而且在整个保单签约过程中,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大家在网上签订保单时,往往不会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和说明,从而忽略了保险除外责任。”李维表示,投保时,消费者要避免习惯性地点击“同意”“知情”等选项,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在选择互联网保险时,要认清保险机构资质,选择正规保险机构的产品。

警惕伪保险

对于奇葩险层出不穷的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谈道,我国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诞生以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违规经营和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导致行业信誉度大大下降。

为了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0年年底,银保监会发布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对互联网保险进行全方位规范。

今年7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对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而创新不规范、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设计偏离保险本源等产品将成为整治重点对象。同月19日,《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以保险销售流程为主线,加强保险销售售前、售中、售后管控,并禁止炒作停售,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我们鼓励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开发所谓新的风险点。”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表示,“如果互联网保险给消费者的印象总是‘博眼球’或者‘不靠谱’,反倒不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李维也表示,带有投机赌博性质的,原则上是不应作为保险内容的,“保险本身抗衡的是非故意性风险,而一些‘奇葩险’的出现,却与之相悖。作为从业者,我觉得噱头大过其实际效果,在博人眼球,引人一乐之余,希望大家把目光更多地回归到保险本身。”

对于市面上的各类“奇葩险”,朱铭来提醒广大消费者,并非所有带“险”的产品都是正规保险,要警惕伪保险的存在,更要从正规渠道购险。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