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被誉为‘长城之父’。”迄今2000多年历史的齐长城,起点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北方,由西到东到达黄海海岸,全长600公里,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古老的古代长城。
(资料图)
近日,在齐长城起点,长清区孝里街道文旅办主任安兴柱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细致地讲述了齐长城的历史。同时,记者在这里见到了齐长城巡护员郭家廉。2022年,山东在全省设置860个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加强齐长城的巡护工作。今年6月,孝里街道广里村的郭家廉、岚峪村的郭玉霞等10余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岗。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许畅
在齐长城起点,安兴柱向记者介绍齐长城的历史与建造情况
千里齐长城在这里绵延
从济南市区往西南方向出发,约1小时的车程,便来到齐长城起点。8月3日,在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文旅办主任安兴柱的带领下,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沿220国道一路向南,来到孝里街道广里村东北部,国道西邻的一片田野,齐长城起点便映入眼帘。
2000多年前,齐长城便是从这里开始,一路东行,经过今天的济南、泰安、淄博、潍坊、临沂、日照,直到青岛的于家河。如今,昔日的边关要塞,仅残存一座高约3米、宽约40米、长约260米的长方体土台,上面布满青草。
“当地人习惯把长城叫‘岭子’。”谈起齐长城,安兴柱再熟悉不过。他是广里村人,村子距离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土台不过数百米。安兴柱对记者说,近年来,齐长城起点一直在不断修整。他指着东面的一侧立面告诉记者,这是仿泥土外观新修的一处外立面,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夯土层的修筑结构,“一层20厘米左右,一层一层夯实”。
齐长城起点初建于平地之上,如今,与东面大峰山上的齐长城一路之隔。据《左转》记载,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冬,鲁国联合11个诸侯国攻打齐国,“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有专家指出,由此可知,齐长城在当时齐国的对外战争中已经发挥作用。
为什么要在这里修长城?安兴柱对记者说,长清西南方当时属于齐国的平阴城,齐长城起点所在的位置并非当年齐国的边界,之所以在这里用夯土修建高墙(也便是“防”,同时开辟有门),一是防御敌人,二是防水患。“也相当于一条水坝。这里西边不远就是古济水(后来现代黄河夺济水河道)。因为兼有挡水的功能,在平地上修建的齐长城起点比往东在山上修建的更宽。”
安兴柱告诉记者:“在孝里,长城的几种建造模式基本都齐了。用土夯筑、以险代工,以及在山上就地取材,用石块砌筑等。”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齐长城起点的东面,三座石碑并排而立,依次雕刻着“齐长城”“齐长城遗址—长清段”“齐长城起点”字样。1991年10月,长清县人民政府将齐长城起点列为长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块石碑的旁边,还立有两块齐长城分布示意图板。在地图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西绵延千里的齐长城的全貌。
齐长城正是从这座用土夯筑的坝台开始,一路向东绵延千里
“守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8月5日,在位于长清区孝里街道的齐长城起点,记者见到了齐长城巡护员郭家廉。
今年3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组建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队伍的通知》,依据齐长城沿线7市的长度和巡护任务量,全省共设置860个岗位,用于齐长城每天一次巡护,主要面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45-65周岁)等群体。
“有关部门基本都保留了长城原貌。我每天有空就来走走看看,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赶紧上报。”郭家廉是广里村人,今年59岁,在村里当过会计。成为齐长城巡护员的数月来,他主要负责齐长城起点和大齐长城峰山段的日常巡护。“我负责的起点这半边不需要爬山,东边还有五六百米,巡完一趟大概两到三个小时。”
“巡护的过程中,我也顺便打扫一下卫生。”记者看到,正午日光下,停放在路边的一辆电动车,一把扫把,是郭家廉进行齐长城巡护工作时的“标配”。郭家廉告诉记者,他每天在巡护过程中,经常遇到专程来齐长城的游客。“很多人开车过来,有的是一个家庭,也有不少年轻人。”有时,一些游客会和郭家廉聊天,郭家廉则会把自己熟悉的齐长城历史讲给对方听。
“我能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好它(齐长城)。”郭家廉对记者说,他从小生活在齐长城脚下不远处的村子,对齐长城的感情也比较朴实,他表示,“无论如何,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要守好。”
成为齐长城巡护员的数月来,广里村村民郭家廉每天来到齐长城起点进行巡查
公益岗发挥“大作用”
安兴柱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保护齐长城是相对被动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逐渐有意识地去保护了。”
记者了解到,从日常巡查、卫生清洁,到保护宣传,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为齐长城保护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举措,同时也让一些农村低收入人口、大龄人员等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推动了助农增收。
今年6月,广里村东面的岚峪村村民郭玉霞正式成为一名齐长城巡护员。“我们每个人负责的都是自己村子附近的一段,长度大约1000米左右。我负责巡护的齐长城区域在山上,是用山上的石头垒的,高和宽大约在两米左右,根据地势并不固定。”
“走完一趟下来得两个小时,主要看看有没有损坏的地方和保持卫生等,有问题就通过村里上报。”今年53岁的郭玉霞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一直在济南市区务工,“1996年的时候我就出去了,做餐饮。”直到2019年,因为家人的一场大病,郭玉霞回到村子照顾家人。
“公益性岗位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收入,也是一份关怀。”郭玉霞说,近两年,因为给家人治病,家里医药费已经“花了上百万元”,“现在还得按时吃药。”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也是给我们解决了一部分困难。”
“巡护长城过程中,心里想的就是如何把任务完成好。”郭玉霞告诉记者,岚峪村周边多山,现在上山的路经过修整比之前好了许多。“现在年龄越来越大,爬起山来也有点吃力了。”
如今,郭玉霞每天骑着电动车去巡护长城,空余时间里则继续务工赚钱。成为一名齐长城巡护员,对她的家庭和齐长城保护,都是一件颇具现实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