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警界周刊】与时间赛跑的“守城人”
发布日期: 2022-05-09 10:05:59 来源: 速豹新闻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通讯员 郭梦 李岩

4月5日凌晨5点,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副局长霍凯紧急奔赴辖区内一处工地,摸排几名新冠初筛阳性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这一天,他马不停蹄连续流调了三四处工地,所有工作完成已是第二日天亮。

如果说流调溯源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那时间就是流调溯源的生命线。自4月份省城疫情防控收紧以来,与疫情拼速度、为防控抢时间,是霍凯工作的真实写照;披星戴月、分秒必争是他的生活常态。作为分局疫情流调溯源专班的负责人,在追击病毒的“百米冲刺”中,他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只为守护市民安心、城市安宁。

霍凯在封控小区内开展流调核查工作

与时间赛跑

凌晨2点,霍凯所在的疫情流调溯源专班内灯火通明,民警们紧盯电脑仍在奋战,手下键盘打得噼啪作响——整座城市入眠之时,往往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大量的核查线索通常在这时涌来,属于他们的夜战场,此刻“鏖战正酣”。上接各类信息,下发精准指令,疫情流调溯源专班是流调工作的大脑中枢。这个由46人组成的专班采取7×24小时轮值,每人每班工作时长超过14个小时,民警们与卫健、疾控、街道、社区通力协作,确保每日防疫数据信息研判“即交即办、日清日结”。

“流调并不是简单弄清楚单个病例或是密切接触者的行程轨迹,还要把所有的活动轨迹时间线都对上,这才是完整的传播链。”作为专班负责人,霍凯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带领同事们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及时传递前线流调队员。分管刑侦工作的他,最善于在蛛丝马迹中追根溯源。为做到快速反应、高效筛查,他将刑侦工作中的图侦技术运用于流调当中,通过抽丝剥茧、循线追踪,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人员。

正是这些数据捕手的快速“出单”,防控阻击战才有了坚实基础。“图侦工作更像一个看不见的战场,以鼠标巡逻,用视频站岗,在一个个画面中‘飞奔’,以快制快,将刑侦破案的尖刀化身阻断病毒的利刃。”霍凯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时间似乎永远都不够用。

在专班办公室内,几块两米多宽的白板上,密密麻麻的人名被梳理成一条条线索,清晰有序的树状图一目了然——这是霍凯在流调工作中最常用的“挂图作战”。“挂图指引作战,突出一个‘准’字。”霍凯说,为了查补密接判定漏洞,专班民警们专门绘制了详细的辖区涉疫人员关系树状图,对重点涉疫场所同时空、同时段及周边密接、次密接人员关系进行全方位展示和精准复原,一方面直观展现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为后续核查流调工作的精准开展提供了精细化指引。

“做流调工作,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晚一分钟病毒就多一分钟继续传播的可能,只能更快、更精准、更仔细。即使时间再紧迫,筛选梳理信息也要细心再细心,确保每个线索无一遗漏、所有链条全部排查。”正是抱着这种信念,霍凯带领专班民警几次跑赢病毒,以最快速度有力阻断传播链条,通过精准研判降低风险、有效遏制病毒扩散。

霍凯(左二)在工作中

流调中“破案”

专班流调溯源研判线索后,一线“侦查”必须同时展开,分秒必争、即刻行动。4月4日晚,历下辖区内一大型社区因疫情封控,现场流调工作随之涌来。霍凯抽调专班民警与辖区派出所警力成立现场流调工作组,进入小区内开展工作。

“一方面要一个不漏地找到密接人员,另一方面要协助做好社区内部封控管理和人员转运。”霍凯回忆,由于该社区房屋性质为公寓,以出租为主,经营公司、集体居住的较多,小区总人口约达5.5万人,排查走访压力巨大。“我们必须准确画出有关人员的时空轨迹,以最短的时间做出防控措施。”初步锁定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过的数十人后,霍凯和同事们匆匆换上防护服,对已隔离的小区住户开展敲门敲窗“双敲”行动,进行“地毯式”入户摸排核查。

正赶上当日气温骤升,在30多度的高温环境里,民警们穿着防护服一层层爬楼梯摸排,面罩上全是水汽。随着搜索范围逐渐缩小,名单上的排查人员被逐一落实。“爬楼、敲门、询问、核查……敲开每家每户的门,是为了关紧病毒流通的窗。”霍凯说。

在摸排工作即将收尾时,出现了一名既不在住户名单、也不在租户名单上的密接人员。“根据电梯监控显示,他曾与确诊人员共乘一部电梯。但由于监控角度问题,且该男子当时戴着头盔和口罩,很难判定他的长相和行踪。”霍凯反复观看这段录像,男子乘电梯时手中曾拿着多个快递,这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他当时没有穿制服,但我感觉,这很有可能是名快递员。”多年的刑侦经验培养了霍凯清晰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一个人的着装、动作等推断出对方职业。

有了这个线索,他马上联系这个时间段出入过该小区的所有快递公司。“没想到,仅仅10分钟内就有80多单快递配送至该小区,这还仅仅是一个平台的配送数据。”面对海量数据,专班民警与街道办、疾控、卫健部门同步开展流调,于凌晨1点找到了该名男子。连续一夜紧盯小区监控屏幕,对讲机内的声音此起彼伏,霍凯桌上的稿纸也画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所有人员全部找到,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为记忆“画像”

如何精确锁定密切接触者?在霍凯看来,这种排查并不简单。感染者什么时候进来的?经过哪些地方?待了多长时间?要精确到几分几秒。哪个人跟感染者离得很近?哪个人曾经没戴口罩?哪个人曾与感染者碰过头或讲过一句话?都得核实。流调人员像一群织安全网的人,编织起来的信息越准确,脉络越分明,病毒就越难通行。

“这需要大量的警力来逐一核查,抢在病毒传播前斩断传播链,既要快,也要准。”霍凯说,专班负责研判的民警要把当天流调报告梳理出来,最多的一天涉及近万人。在已经绘制完成的传播链分析图上,相关病例的感染途径清晰可见,通过这些报告,疾控中心可迅速找到疫情传播的“特点”和“风险点”。

有时,流调工作与侦办刑侦案件相似,只不过面对的是“奔跑”中的病毒。“被流调人员常会出现记忆不清或记忆混乱的情况。对于记忆模糊的部分,就需要流调民警来‘破案’,还原病毒的‘作案轨迹’。”霍凯说,每当出现病例报告,就意味着要开展地毯式排查,一天拨出去几百个电话更是常事,“这既需要民警耐心引导,也需要抽丝剥茧进行询问。为了确定接触人群,流调民警还经常要查看监控。”

“每天能睡够4个小时,是最幸福的事。”熬夜通宵对霍凯来说已习以为常。4月5日凌晨5点,他收到紧急通知,前往辖区内一处工地摸排几名新冠初筛阳性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之后他连续26个小时没合眼。在车上打了个盹儿,不到一小时,霍凯的电话又响了起来……来不及好好休整,新的战役已经打响。

从4月2日至今,24小时备勤的霍凯已经三十多天没回过家,“对流调负责,对防疫负责,也是对全市老百姓负责。”他的“床”有时是拼凑的椅子,有时是办公室的桌子,有时是随处倚靠的墙壁。迎日出,送日落,踩黑夜星光点点,在追击病毒的“百米冲刺”中,霍凯带领着专班民警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跑出公安战“疫”加速度。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荐
资讯新闻